印象中最深刻的,是每次放學回家時,

開門那一剎那間,撲鼻而來的味道。

 

我的父親是來自麵食的北方人,母親是來自米食的南方人。

一個山東一個廣東,爸爸愛吃麵食,那份來自想念家鄉的味道。

母親為了父親,開始學起了麵點,包子、饅頭、蔥油餅...

我也愛吃,每次打開門那一剎那間,我總能猜中母親那天做了哪些東西。

 

包子的味道最重,蒸籠裡熱呼呼的蒸氣,不用走到廚房就聞到了。

山東饅頭我不愛吃,老覺得好大一顆,不甜沒味道。

蔥油餅,我好愛,喜歡母親撒下一大把的蔥,每一口都有好香的蔥味。

 

香菜、蔥、蒜、薑...這類有特殊味道的菜類,是我娘家必備的添加物。

我發現有好多人不愛吃這些東西,認為她們有個味道,大人不吃也不給小孩吃。

來自我們這片土地上的食材,怎麼能不吃呢?

 

我從婆婆那拿回來的蔥,是小叔的岳父大人在苗栗種的,新鮮保證沒有農藥,

一開始我也不知道拿這麼多回來要用在哪?

 

IMAG2067 

 

想起了我母親的手工蔥油餅,酥酥脆脆的餅皮,參考了Carol的食譜,

偶爾回家還會吵著母親做份蔥油餅給我吃。

我桿著餅皮,竟然桿出了一個心型。

 

IMAG2068 

 

第一次我的手工蔥油餅,沒有母親的酥脆餅皮,

反而是帶點厚度的麵皮,夾著許多的蔥花。

 

IMAG2071 

 

母親的味道,蔥油餅配綠豆湯,當晚餐也許很奇怪,可是我好愛。

 

IMAG2074 

 

米米沒有覺得綠豆湯當晚餐很怪,正大口大口喝著呢。

 

IMG_0110 

 

第一次的手工蔥油餅,很新鮮,是我第一次成功的蔥油餅,

味道卻嫌淡了點,老公說蔥很香,小小胖自已吃掉一張餅。

 

IMG_0112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王大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